一、学院概况
国际工商学院是承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单位,自 2000 年成立以来,学院坚持“引进-融合-创新- 输出”的开放办学模式,深耕南亚东南亚教育合作版图,与 RCEP 区域发展脉搏同频共振。以建设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全国一流、区域高水平、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化商学院为愿景,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个性特征鲜明的复合型经济与管理类经世致用人才。
经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批准,学院分别承办了学校与澳大利亚查理斯特大学合作举办的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美国库克学院合作举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合作举办的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合作举办的项目管理、房地产专业硕士教育项目。同时是学校国际贸易学学术硕士、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先后获得“全国一流中外合作院校”“十佳中外合作院校”“十大品牌中外合作院校”“最具影响力中外合作院校”“十大品牌影响力中外合作院校”等荣誉。2025 年1月,学院成为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在云南省的首家会员单位。
二、师资队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高级职称37人,博士及在读博士53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教师43人;有博士生导师3人,还汇聚了“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文化名家2人、青年人才5人,云南省“万人计划”文化名家1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合作方院校每年派到学院授课外专外教达70余人次,全英文授课教师达 42 人,占比 56.7%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教学环境。

学院教职工合影
三、招生专业介绍
(一)会计学专业(中澳合作)
2002 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与澳大利亚查理斯特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本科双学位教育项目(批准书编号:MOE53AU2A20020073O),通过 “4+0” 办学模式,学生完成规定学分且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可同时获云南财经大学毕业证、管理学学士学位及查理斯特大学商学研究学士学位(可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该专业累计培养学生4173 人,在2025 年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全省第三。2024届毕业生升学率达20.7%,其中26名毕业生国(境)外升学,升学率达14.51%,进入QS排名前100国(境)外大学的比例为89.29%。
该专业引进的澳方课程为24门,占全部课程门数(61门)的比例为39.34%;引进的澳方专业核心课程为8门,占全部核心课程门数(17门)的比例为47.06%;澳方教师担负的专业课程门数为24门,占全部课程门数(61门)的比例为39.34%;澳方教师担负的专业课程教学时数为1392,占全部课程教学时数(3424课时)的比例为40.65%。超出教育部关于中外合作办学 “四个三分之一”的要求。该专业还建有 2 个省部级以上实验室、7 家校外实践基地,在模式创新、学科建设及服务区域发展等方面成果突出。
主干课程: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国际会计、管理会计、审计与鉴证服务、公司理财、战略与公司治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从事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税务筹划、审计等相关工作。
发展远景:毕业生可以在数字化会计、大数据分析、企业风险管理等领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助力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澳双方资源整合,毕业生将具备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助力他们在全球会计领域取得更高的成就。

2025届中澳项目毕业典礼
(二)金融学专业(中英合作)
2012 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合作开办金融学本科教育项目(项目批准书编号:MOE53UK2A20121281N),通过 “4+0” 培养模式,学生完成规定学分且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可同时获得云南财经大学毕业证书、经济学学士学位及爱丁堡龙比亚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可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该专业累计培养学生 1195人,在2025 年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全省第三。2024届毕业生升学率达29.21%,其中21名毕业生国(境)外升学,升学率达23.60%,是学校出国(境)率最高的专业之一,进入QS排名前100国(境)外大学的比例为80.95%。
该专业引进的英方课程为24门,占全部课程门数(61门)的比例为39.34%;引进的英方专业核心课程为12门,占全部核心课程门数(18门)的比例为66.67%;英方担负的专业课程门数为22门,占全部课程门数(61门)的比例为36.07%以上;英方教师担负的专业课程教学时数为1152,占全部课程教学时数(3200课时)的比例为36%。超出教育部关于中外合作办学 “四个三分之一”的要求。该专业建有1 个省部级以上实验室和 8 个实训实践基地,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科专业建设、师资国际化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成效。
主干课程:全球金融市场、投资管理、金融服务营销、个人金融计划、金融科技、可持续金融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投资、信贷、风险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企业、政府部门等非金融领域从事财务管理、政策研究等工作。
发展远景:毕业生可以在金融创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为金融业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也可以在互联网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监管等新兴领域发挥专业优势。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科技的快速进步,金融学专业发展远景广阔。

2025届中英项目毕业典礼
四、育人成效
历经二十余载沉淀,学院累计培养毕业学生11790人,其中本科毕业生8392人。在中外融合教育理念指引下,学院培养一大批具备国际视野及创新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更多的学生通过合作办学项目渠道赴国外深造、就业和生活,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多层次差异化需求。毕业生为社会各界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学院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育人成果丰硕。 2019-2025年间,累计90人次荣获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以及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在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成效尤为显著,学生先后斩获中国国际创新大赛国家金奖1项、铜奖5项,省级金奖9项、银奖8项、铜奖15项;并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勇夺国家金奖1项、银奖1项,省级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4项。 此外,学院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成功培育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14项、省级25项。
五、办学特色
三维育人理念: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个性发展。
国际化培养体系:采用全英文教材,由合作方外教和拥有留学背景的教师进行全英文和双语授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国际化学习环境。
获中外双学位:学生通过 “本土留学”模式在达到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条件即可获得中外双学位证书,实现无边界跨境学习。
全球升学网络:学院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等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开设本科2+2、3+1或3.5+1.5双学位交流项目,以及免雅思(托福)成绩的直升硕士项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国际化学习机会。
六、模范教师
(一)张洪烈教授:国际教育的领航者
张洪烈教授,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审专家、教育部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以及全国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知名专家。她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引领学院在国际化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作出了卓越贡献。张洪烈教授多次参与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与评审工作,为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其学术影响力和行业声誉在国内外教育界广受认可。
(二)张颖教授:学术与教学的双栖明星
张颖教授,国际工商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文化名家、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她主讲战略管理等课程,发表 JCR1 区论文十余篇,著作7部,主持国家级和省重点课题8项,获省奖12项,其中包括全国优硕指导教师一等奖,该奖项是西部高校在全国国商领域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性成果。张颖教授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卓越的教学能力,深受学生喜爱和同行赞誉,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树立了标杆,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
七、优秀毕业生
(一)钟木腾:创新创业的闪耀之星
2024届中澳合作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钟木腾,是国际工商学院学子中的杰出代表。本科期间,他担任酵真科技(云南)有限公司总经理,其主导的《Zoom 酵真——以五控三相发酵工艺革新咖啡产业的中国力量》项目,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国家级金奖,不仅为学校赢得历史性突破,更实现了云南省在该赛事主赛道金奖零的突破。他不仅在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佳绩,学术研究亦成果丰硕,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6篇,并作为第一发明人申报多项专利。由其创办并掌舵的酵真科技公司年收益超百万、投资后估值达千万,已服务客户案例超70个,获得中央媒体报道60余次,充分展现了国际工商学院学子卓越的创新精神和强大的实践能力。
(二)肖任虹:科技助农的最美大学生
2024 届中英合作本科项目金融学专业毕业生肖任虹,同样为学院赢得了诸多荣誉。在校期间,她曾获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云南省2024年最美大学生等崇高荣誉,并荣膺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级三好学生等奖项,累计获得各类奖项43项,其中省级及以上奖励15项。肖任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组建“千菌一链”团队为云南菌农提供公益溯源服务,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其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转载。她曾担任云南财经大学校团委青年发展研究中心主席,展现了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作为云南链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及法人,肖任虹更是将服务社会的理念延伸至创业实践,是国际工商学院学子全面发展、服务社会的优秀典范。
八、2024-2025届毕业生出国(境)升学情况(部分)
(注:21级排名为2025年QS排名,20级为2024年QS排名)
序号 | 班级 | 姓名 | 录取学校所在国家 | 录取学校名称 | QS排名 |
1 | 会澳21-3 | 刘同学 | 澳大利亚 | 墨尔本大学 | 13 |
2 | 会澳21-3 | 周同学 | 澳大利亚 | 新南威尔士 | 19 |
3 | 会澳21-3 | 熊同学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 30 |
4 | 会澳21-4 | 王同学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 30 |
5 | 会澳21-4 | 廖同学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 30 |
6 | 会澳21-3 | 胡同学 | 澳大利亚 | 昆士兰大学 | 40 |
7 | 会澳21-4 | 钟同学 | 澳大利亚 | 昆士兰大学 | 40 |
8 | 国美21-4 | 张同学 | 美国 | 纽约大学 | 43 |
9 | 会澳20-1 | 黄同学 | 澳大利亚 | 悉尼大学 | 19 |
10 | 会澳20-1 | 罗同学 | 澳大利亚 | 悉尼大学 | 19 |
11 | 会澳20-3 | 钟同学 | 澳大利亚 | 悉尼大学 | 19 |
12 | 金英20-1 | 穆同学 | 澳大利亚 | 悉尼大学 | 19 |
13 | 金英20-1 | 张同学 | 澳大利亚 | 悉尼大学 | 19 |
14 | 金英20-1 | 朱同学 | 澳大利亚 | 悉尼大学 | 19 |
15 | 金英20-1 | 李同学 | 澳大利亚 | 悉尼大学 | 19 |
16 | 金英20-2 | 孙同学 | 澳大利亚 | 悉尼大学 | 19 |
17 | 金英20-2 | 王同学 | 澳大利亚 | 悉尼大学 | 19 |
18 | 国美20-1 | 董同学 | 澳大利亚 | 新南威尔士大学 | 19 |
19 | 国美20-1 | 赵同学 | 澳大利亚 | 新南威尔士大学 | 19 |
20 | 国美20-1 | 谭同学 | 澳大利亚 | 新南威尔士大学 | 19 |
21 | 国美20-1 | 车同学 | 澳大利亚 | 悉尼大学 | 19 |
22 | 国美20-2 | 张同学 | 澳大利亚 | 悉尼大学 | 19 |
23 | 国美20-2 | 芭同学 | 澳大利亚 | 悉尼大学 | 19 |
24 | 国美20-3 | 张同学 | 澳大利亚 | 悉尼大学 | 19 |
25 | 国美20-3 | 杨同学 | 澳大利亚 | 悉尼大学 | 19 |
26 | 国美20-3 | 陈同学 | 澳大利亚 | 悉尼大学 | 19 |
27 | 国美20-3 | 韩同学 | 美国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28 |
28 | 金英20-1 | 肖同学 | 英国 | 国王学院 | 40 |
29 | 会澳20-1 | 王同学 | 澳大利亚 | 蒙纳士大学 | 42 |
30 | 会澳20-2 | 陈同学 | 澳大利亚 | 蒙纳士大学 | 42 |
31 | 会澳20-2 | 邹同学 | 澳大利亚 | 蒙纳士大学 | 42 |
32 | 会澳20-2 | 郭同学 | 澳大利亚 | 蒙纳士大学 | 42 |
33 | 会澳20-2 | 施同学 | 澳大利亚 | 蒙纳士大学 | 42 |
34 | 会澳20-2 | 李同学 | 澳大利亚 | 蒙纳士大学 | 42 |
35 | 金英20-1 | 蒋同学 | 澳大利亚 | 蒙纳士大学 | 42 |
36 | 国美20-1 | 陈同学 | 马来西亚 | 蒙纳士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 42 |
37 | 会澳20-1 | 马同学 | 澳大利亚 | 昆士兰大学 | 43 |
38 | 金英20-1 | 余同学 | 澳大利亚 | 昆士兰大学 | 43 |
39 | 国美20-1 | 李同学 | 澳大利亚 | 昆士兰大学 | 43 |
40 | 国美20-2 | 杨同学 | 澳大利亚 | 昆士兰大学 | 43 |
九、2025年招生数
专业 | 招生人数 | 招生批次 | 类别 |
会计学(中澳合作) | 200 | 本科 | 历史/物理 |
金融学(中英合作) | 200 | 本科 | 历史/物理 |
注:实际招生人数以各省市(区)招考部门公布为准。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龙泉路237号云南财经大学招生办公室
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教学管理科
联系电话:
1. 学校本科招生办公室:0871-6513262、 65197774、65178884
2. 学院本科招生咨询电话: 0871-65122787、0871-65130264
3. 敬请关注微信小程序:云南财经大学招生本科招生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