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中英合作格林威治项目实施“53233”学位论文管理模式助力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时间:2023-04-28来源:研究生教育与科研管理科

 三月到六月,中英合作格林威治硕士研究生开启了“5+2”的工作学习节奏周末的财大校园因中英硕士的返校,吹起了浓浓的读书风。周末同学们参加授课、考试、论文开题、论文预审等等各个环节紧凑高效。同学们讨论最多的就是本学期的学位论文研究和写作,这也是同学们届届相传最有挑战性、最有成就感的工作。为了帮助研究生应对这一挑战,改变过去低论文提交率、低评审通过率、低学位获得率的状态,学院经过四年的探索,采取了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化的措施,规范化的培养,指导帮助研究生开展论文研究工作。

 学院改革学位论文管理制度,采用“段式”管理流程“三上三下”评审制度,”评分制度和三次查重制度简称“53233”管理模式,确保学位论文质量达到格林威治大学的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五式”流程涵盖导师辅导开题报告阶段、开题报告三上三下评审阶段、导师辅导论文写作阶段、学位论文中方三上三下预审阶段、中英评分阶段的学位论文写作全过程管理

 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的“三上三下”评审制度是三次向上提交三次向下修改,完成一个评审阶段。三次提交是提交导师、提交评审会、提交复审导师开题报告和论文评审的结果由评审组长现场公布,当天公示。评审的首要作用是导师和评审组分别提出修改意见,帮助学生完善报告和论文,其次是鉴别报告和论文是否符合学术规范,是否达到学术标准,第三是对可能的学术不端行为做出判断,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评分是中英两校依次开展三方评分,财大由导师、匿第二匿名的三方评分,格林威治大学采用中方、英方和第三方的评分,第三方是聘请香港大学教授开展独立评分三次查重分别是论文预审前自查、中方评分前院查、英方评分前校查,自查和院查采用维普系统,校查采用Turnitin系统。学院每年开展两次开题和两次预审。为了确保论文评判的公平公正,评审和评分实行全程双向匿名。

 同学们把攻读格林威治硕士学位的过程,尤其是为期一年的学位论文写作过程形象比喻成“西天取经”,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有评价,都有挑战,都有帮助,也都有收获,当然也有暂时的挫折,但是正向激励的制度设计使得挫折成为进一步提升的机会

 严格的管理流程和严谨的操作规范,帮助同学们提高了论文质量,提高了合作办学项目的学位获得率,获得率从2018年的70.8%,提高到2020年的96.6%2年间陡然提高了25.8个百分点,并在2021和2022年分别保持在95.9%和96.4%通过学院论文评审的同学无一例外的在当年获得了格林威治大学的硕士学位,让更多的学生从严格的管理中受益高比例的学位获得让英方的学位授予委员会也感到惊奇

                                                      

 不少同学捧着代表个人最高学术成就的学位证书,曾经的开题失利、预审失利同样成为他们骄傲的经历。2022年开展的两次开题和两次预审中,开题报告一次通过率是56.5%,不通过率是43.5%,半年后的二次开题通过率达到92.2%论文预审一次通过率是52.3%,不通过率是38.5%,暂缓提交率是9.2%,半年后的二次预审通过率达到96.4%。

 实行新的论文管理制度使得研究生走进导师办公室的人数明显增加,导师的指导次数明显增加,论文修改次数明显增加。严格细致的过程管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用阶段性的压力换来了最终可喜的成绩。

 严格规范的管理带来学生学术能力的普遍提高,带来稳定的高比例学位获得率,带来合作办学项目的社会认可和美誉,带来人才培养能力和办学管理能力的提升,带来高素质多数量的生源,带来合作伙伴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等级评价,带来合作办学硕士项目的健康持续发展。